当前位置:范文都 > 专题 > 热点专题 > 关于滇缅抗战博物馆的文章:回望滇西抗战
手机版

关于滇缅抗战博物馆的文章:回望滇西抗战

来源:范文都 阅读:2.09W 次

本站:穿越历史烟尘,回望历史的真相,珍惜和平的岁月,感谢曾经的先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回望滇西抗战》。

关于滇缅抗战博物馆的文章:回望滇西抗战

岁月,沉静着,它是一本厚厚的大部头。我们偶尔翻开看看的时候,它把积淀在时间的某个节点、无法抹去的历史,穿越过时光流年,倏忽而至,给我们展现出它本来的真实面目。

腾冲,是我们这次云南之行的最后一站。一早起来,天仍旧像前几日一样阴晴不定。既定的行程安排,为了今天参观滇缅抗战博物馆,我们昨晚就近住在和顺古镇。

滇缅抗战博物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县和顺镇,馆址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五个部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17日,蒋介石先生在庐山发表了“最后关头”的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的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号召“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一致抗日。

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战!

带领我们的讲解员是一个微胖的女子,面容清秀,保山本地人。她的声音在耳麦中传来,低沉、轻缓、不疾不徐。我们跟随她走在黑白色为基调的博物馆中,她挺直的身形,眉宇间透露出的凝重,深深地打动我。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正对面墙上呈矩形整齐排列挂着的1300顶钢盔赫然映入眼帘,在黯淡的光线下,它们本来的墨绿色看起来像一个个圆圆的黑色阴影,把一部惨烈的滇西抗战史,在我们眼前铺陈开来……紧挨墙体的雕塑,中间昂首挺胸站立的是中国远征军士兵,左边是当地抗日民众,右边是盟军士兵,上空的飞机代表的是空中通道驼峰航线。整座雕塑主体象征着滇西抗战胜利的三股主要力量:远征军、盟军强大支援和民众后勤保障。

在展厅的入口处,玻璃柜里陈列着抗战伊始,因为日本封锁了经由缅甸至云南的运输线,使战略物资无法输送到国内,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于1937年11月写给各县县长的“鸡毛信”,严令沿线28县征工修路,完不成任务就戴上手铐领罪。为了抗日救国,民工们不惧生死,付出伤亡3500多人的血肉代价,修筑起了攸关国家存亡的滇缅公路。

公路建成后,奇缺司机跟修车技术人员,国民政府向海外招募机工。以陈嘉庚为首的爱国华侨响应祖国的召唤,立即从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分批召集回3200名华侨机工,开动了滇缅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他们与国内的机工并肩作战,与腾冲人民一起迎来了收复腾冲的伟大时刻。

随着日本对东南亚各国的武力推进,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夺取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以切断美、英等国援华国际通道,迫使国民政府屈服,达到武力征服、占领中国的妄想。中英两国于1941年发表声明,联合缅甸军队一同抗日。中国军人组建远征军,开赴缅甸,这是抗战史上最悲壮的出征。

展厅里大量的文物、图片和文字介绍,重现了远征军作战的英勇无畏,对日本军队的有效牵制打击,以及战事失利后向国内撤退途中翻越野人山的泣血悲歌!虽然再怎么多的文字叙述我们都无法体验到身临其境,但那段真实的悲壮历史已经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那是我们民族的伤痛,感同身受。

戴安澜将军是中国远征军历史上我们熟知的最悲情的战士,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把一腔铁血丹心抛洒在异国他乡。他牺牲后,蒋介石电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将其遗体运回祖国,以慰英灵。当戴安澜将军的骨灰回到云南时,腾冲县长张问德率领数万百姓跪接将军灵柩回国,整个腾北悲声四起,山河动容。

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戴安澜将军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的将军英气逼人,妻子端庄大方,四个孩子俊秀可爱。将军紧抿的嘴唇,坚毅、笃定的眼神,于无声中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力量,汇聚凝结成我们民族的脊梁!仰望将军英容,我泪目了,同行的小伙伴们,泪目了。

跟戴安澜将军同是安徽籍贯的孙立人将军,在日军封锁滇缅公路后,率领部队打通中印公路,保证了战略物资畅通运送到前线和重庆。孙立人将军两度入缅参战,率部击毙日军三万多人,是抗战中军级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东方隆美尔”的美称,他的威名让日军统帅冈村宁次闻风丧胆。

缅战失利,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腾冲一片焦土。1942年,日军迫近腾冲,地方军政官吏弃城而逃。年已花甲的张问德先生临危受命,出任“县已不县”的腾冲县长,以瘦弱老迈之躯义无反顾的踏上保家卫国的艰苦征程。

照片上的张问德先生慈眉善目,一对招风大耳,板寸头,银髯飘飘。这样一个儒雅温和的老者,本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却站立在抗日的最前沿,他怒斥倭贼,誓死不让寸土,腾冲人民称呼他“抗日县长”。他的铮铮铁骨,当得上“骨头最硬”的县长!

当时的腾冲,以老迈之躯投身抗日洪流的何止张问德先生一人。曾任朱德元帅老师的李根源老先生,在淞沪会战爆发后,呼吁成立“老子军”抗日。先生发表了“告滇西父老书”等文章,号召全滇父老抗日,是滇西抗战的主要倡导者、践行者。李根源先生更是在光复腾冲后,倡导修建了“国殇墓园”,纪念在腾冲抗战中牺牲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的将士们。

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橱窗里陈列的一件件文物、大量的历史资料,把庄严肃穆的博物馆演化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把我们也带入其中……

日军在腾冲投掷大量的陶瓷细菌弹,一个一个的村庄感染鼠疫、霍乱病毒,致使人员死光,村庄灭绝。1942年5月4日,日寇入侵龙陵,派出54架战机,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轰滥炸。轰炸后的保山,连一座完整的民房也没有幸存。

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加入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飞虎队”,在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后,跟中国联合开辟了中印空中航线。这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飞越喜马拉雅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和纵谷的航线,不啻于一条“死亡航线”,它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远不会被忘却的名字:“驼峰航线”!纪念墙上镌刻着驼峰航线部分牺牲人员的名单,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名字,我们不能一一记住,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浴血松山、三攻龙陵、反攻腾冲、芒友会师……这场云天上的战斗,惨烈、卓绝、顽强。

终于,博物馆第五部分展示墙上的四个字,伴随着讲解员慷慨激昂、稍微提高的声调,让我们低沉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振奋不已。是啊,那是期盼已久的四个字:“逐寇出境”!

讲解员待大家的情绪平定后,带领我们去往“国殇墓园”。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又看见门外的雕塑,几座上竖直的子弹壳造型上,两只振翅欲飞的和平鸽,警醒世人,战争后的和平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博物馆的西侧矗立着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远征军将士及地方参战人员的姓名。博物馆的东侧,是一座警钟亭,提醒我们永远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战后的腾冲,一片废墟,腾冲人民首先想到的不是重建家园,而是祭奠英烈,修建陵园。在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政府拨出专款,海外华侨慷慨解囊,老百姓捐出仅有的一点钱。陵园建成后,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我们跟着讲解员走进低矮灌木分割的陵园,天阴沉沉的,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两旁,栽种着松杉竹柏、杜鹃山茶。竹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是有气节的象征,这也应该是陵园的核心意义吧。

沿着中轴线向前,石板通道的尽头挺立着三棵比腰粗的柏树,苍翠的树冠直入高空。沿着石阶向上,挡土墙上嵌着的刻石上是蒋介石题、李根源书写的“碧血千秋”四个大字。

石阶上去,是忠烈祠。忠烈祠门檐上悬挂着蒋介石题写的“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悬挂着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堂内正面挂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像,还有先生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祠堂两侧墙上嵌刻着阵亡将士的题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后面是一个圆锥形的小团坡,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还有一座座排列整齐、傲然屹立的碑石,每块碑石上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籍贯、军衔或者职务。还有许许多多埋骨他乡的忠魂,因为无从考证他们的姓名籍贯,召唤他们的英灵,一起安放在坡顶的“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他们是我们民族永垂不朽的英雄,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英雄们,魂兮归来!

不知道何时飘落的细雨,淋湿了我们的头发。耳麦里是长久的静默,讲解员跟我们一样陷入深深的悲伤,泪水和着雨水,把我们的哀思寄托在这一块一块的墓碑上,伴随着震撼心灵的痛楚。

瞻仰过“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我们向陵园外走去。在靠近大门口警钟亭的草地上,讲解员指着一个土堆告诉我们,那里面是以跪姿埋着的日本高级军官,他们面向的地方正是忠烈祠。土堆前的碑石上是李根源先生书写的“倭冢”二字,历经峥嵘岁月、战火洗礼的先生,笔力遒劲,铁画银钩,矫若惊龙。

忽然,同行的小杜说了一句:“终于大快人心!”我们齐刷刷把目光投向他,无一人不认同。

摘下耳麦递给清秀漂亮的讲解员,我轻握了一下她的手,她会心的对我笑笑,我也笑了。

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云彩的罅隙里透射出明亮的阳光。

回望博物馆大门建筑上端的钥匙设计造型,浸润在由它开启历史尘封的记忆里。此时此刻,我想起唐朝李白《塞下曲六首》中的一句:“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公众号:天府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ztfw/redian/wlp7mr.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