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都 > 专题 > 热点专题 > 关于生活的美文:治浮良策
手机版

关于生活的美文:治浮良策

来源:范文都 阅读:1.72W 次

本站:浮躁,是当今很多人的通病。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各种压力,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戒除浮躁。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治浮良策》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生活的美文:治浮良策

治浮良策

有一次和一位喜欢读书的朋友交流,他说读过五十多遍《红楼梦》,越读越喜欢,并且每当工作劳累或者心情烦躁之时就捧读《红楼梦》,能使身心得以休息和平复。我们在交流阅读体会时,提到书中有个冷子兴,是开瓷器店的。这位朋友说:“冷子兴在书中戏份不多,但他却担负这演说荣国府的重要任务,他的岳父是贾府管家周瑞,其岳母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地位不同于一般的奴仆。”我惊讶于他对《红楼梦》的熟知程度,因为《红楼梦》人物众多,不熟读则无法理清众多人物关系,更无法领悟它的艺术魅力。作者曹雪芹就在书中就明确提出疑问:“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要想解“其中味”也不难,“熟读深思”而已,我这位朋友可谓熟读深思了,而且通过阅读使身体得以休息,心态得以平复。这正是读书的魅力之一。

读书可以有力地促进个人心智的成长,对于创新的基础作用则尤为重要。勤读书,多读书,勤思考,这是需要不断积累的真功夫,因为从来都没有凭空而来的成就,也没有凭空而来的创新。我们不妨看看这些人的读书功夫: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14岁前能背诵《三字经》、《论语》、《孟子》、《左传》、《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千家诗》、《古文观止》等经典著作;史学家曹聚仁奉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原则,他《儒林外史》读了一百遍,《红楼梦》读了七十多遍,《聊斋志异》读了四五十遍,《水浒传》读了二十多遍。《史记》读了多少遍,他没有说,只说是最爱读的书,是下过一点功夫的;茅盾能够背诵《红楼梦》;鲁迅背过《纲鉴》;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能背诵《史记》,让人不敢想象。从根本上说,是读书功夫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这样的读书功夫,我们一般人是没有的,但这种肯读书、能下苦功夫读书的精神则值得学习。

当下,手机控制了很多人的生活,包括阅读也在手机上进行,人不离机、全民低头真是一大奇观。其次,“忙”和“匆匆”是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既然整天“匆匆”,就很难静下来。但我所谓之“静”不是‘状态上的静”,而是“内心之静”,即浮躁的反面,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

在我们的周围,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一些拔尖的专业人才,有“绝活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读书学习、乃至钻研。他们成为行家里手,工作得心应手,生活快乐充实。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静”的品质,无不有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诚然,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多种,但读书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相对于读书,整天捧着手机“阅读”,不但无法获取系统的、可靠的知识,更无法涵养沉静的心态,恰恰相反,手机使人变得肤浅和浮躁。这是不争的事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人要固根、实心,不读书不学习从何谈起?我们推崇豪爽、洒脱、雷厉风行的风格,也需要严谨、温文、儒雅的气质。 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书卷气,“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沉静、从容,长期坚持,可以达到心灵的纯净,完善你的独立人格。

浮躁,是当今很多人的通病。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各种压力,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戒除浮躁。安静的人生才是从容的、真实的。如何才能安静下来?放下手机吧!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经典,慢慢地阅读。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除了可以医愚外,其实还可以“去浮”,是“治浮良策”。

作者:董民生

公众号:洺水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ztfw/redian/86orx4.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