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都 > 办公 > 演讲稿 > 精选演讲稿 >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精选13篇)
手机版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精选13篇)

来源:范文都 阅读:7.42K 次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1

个人如果都做好事,这个社会会更祥和、更幸福,多做一点好事,多一点功德。人要有公德心,这个社会才会更进步。做好事,不一定要捐钱,就算举手之劳也可以,例如:看到地上有一张小纸屑,我们把它捡起来,举手之劳却也功德无量啊!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精选13篇)

在学校,到了打扫时间,我担任的是水沟的负责人,我跟我的成员就一起用扫把刷水沟,努力的刷一刷,突然有一个成员竟然不小心把水泼到我身上,我吓了一跳,我的衣服被泼湿了。那个成员马上跟我说:“对不起!”那时候我不想原谅他,但是我后来想一想,大家有时候会不小心做错事,我也不例外。但是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样就好了,但是不要一错在错,一直重蹈覆辙。所以我后来还是原谅他了,也叫他不要太在意,我回家洗一喜就干净了,况且,大热天泼水凉一点……听我这么一说,我们俩都笑逐颜开。到了最后,我们俩还一起更卖力的清水沟,也替我自己省了不少时间,也许,这就是所谓“因祸得福”吧!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我们就清了两年的水沟。有一天,老师来检查,查我们这两年有没有认真清水沟,结果老师马上夸我们这一组是全班清水沟清得最干净的一组,从有很多青苔,清到变没有半点青苔。所以老师请我们喝饮料。我们喝得非常开心,还说下一年还要继续努力。因为清水沟,得到老师的赞赏,我也多了一位好朋友。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这个社会上就会非常的和谐。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你可以捡一张小小的纸片却不捡,结果你却对同学做一件恶作剧的小事,那可就不好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多多去做好事,让别人得到帮助,自己也会更快乐,甚至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喔!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2

在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可正是这些小小的事情:一个微笑、一个招呼、一举手、一投足……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更加精彩。刘备临终前对儿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是要刘禅记住,不要轻视小事,“小”中有大。我认为小事不小,“举手之劳”的小事可以折射出人的崇高与卑微。在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到文具店去买文具,结帐时我发现,服务员阿姨多给我找了一元钱,我问道:“阿姨,你是不是多给我找了一元钱?”她算了算,高兴的说:“是的,谢谢你!”随后她拿去那一元钱。把钱还给阿姨之后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浑身暖暖的。文具店的柳树,就好像专门在为我跳舞,赞扬我“举手之劳”的品质。在这一给一拿之间,我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选择。“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这首歌曲唱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一个小孩子美好的心灵和优秀的精神品质。有人说:“一分钱,值吗?”我的回答是“值!”不贪一分钱,不拾以求利以吾我行,当是一个文明公民之所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唯此,我们才会收获自己的幸福人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3

有一种东西,它没有鲜花一样的艳丽;没有音乐一样的动听;也没有彩虹一般的绚烂,更没有金钱那样的诱惑力。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是——文明礼仪。

生活离不开文明礼仪,就如鸟儿离不开蓝天。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不文明的习惯!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爸爸带我到新华书店看书。哇!来看书的人可真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我到一边去挑选我喜欢的书。“啪啪啪……”什么声音呢?我抬起头来,只见一位打扮时尚的阿姨正用手中的一本书在扫地上的灰尘,扫完之后坐下来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这阿姨怎么这样,一点也不爱护书籍!”我环顾四周,不和谐的画面又映入了我的眼帘:一个大约十来岁的小女孩坐在一本厚厚的书上;一个西装革履的叔叔把手中的书随手一放就走了;两个大哥哥正在高谈阔论……我愤愤不平地想:“这些人到书店来看书,难道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吗?”

我合上书本,陷入沉思:现在不是到处都在讲文明,讲礼仪吗,可是……我的思绪飘到了去年春节前夕的一天。

那天,我和爸爸妈 妈到超市买东西。爸爸妈妈要买米,我对买米不感兴趣,就东张西望起来。我看见一位阿姨找不到舀米的勺子,就把另一格米的勺子拿过来。勺子里还装着许多米,但她看也不看,就直接拿过来,结果有的米洒在了地上,有的米掉到了其它格里。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些米就这样被她白白浪费掉了。她还把不同种类的米混在一起,叫别人怎么买呀!”我边想边走。哎,我又看到了我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一位奶奶扯了一节又一节的购物袋往自己的提包里装;一位买菜的伯伯将菜叶剥了一层又一层;一位品尝花生的阿姨把花生壳随手一丢……

大家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事,无关紧要。其实讲文明,讲礼仪,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就像三国刘备说的一句话:“勿以恶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它告诉我们:不管事情有多小,只要是错的,我们就不要去做;只要是好事,我们就不要说事很小,就不去做。

朋友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人,争做礼仪使者!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4

梅花之所以被人们称赞是因为它能在飞雪中绽放;蜜蜂之所以是勤劳的代表,是因为它不求回报地付出;范明,闫磊同学之所以成为我们的骄傲,是因为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当我们仍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全身武装出发了。用他们的双手托起笤帚,将地上的杂质,一点点扫拢。也许扫完后,他们已经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了。但我坚信他们心里是甜的。炎炎烈日,也许当你一手拿着冰淇淋,一手握着摇控器时,他们手里却握着笤帚。正是因为他们这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奉献精神,使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但是校园不是范明与闫磊两人的,是我们大家的,为你,为我,为他,爱护校园,让美好的环境永驻我校。

校园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不能报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哪怕是捡起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这也是在为我校做贡献。可现在有许多同学,不但不出力,还一味地破坏校园环境。认为扔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碍不了大事。若人人都报着这种心态,校园的纸张岂不是满地都是。有句话说的好: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那么成为一名文明修身学生是最有权利行善的,那你为自己储蓄的幸福也最多。让我们行动起来参加文明修身队伍,为自己第二个家尽一份自己应尽的责任。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是花你就绽放;是草你就发芽。虽然我们不能样样第一,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虽然我们不能奉献得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奉献得默默无闻。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5

“杭杭,吃晚饭了!”正在写作业的我听到妈妈熟悉的叫喊。“哎呀!又要洗手,我的手又不脏,烦不烦哪?”我不情愿地走进了洗手间,趁妈妈不注意,故意将水龙头打开,听着水哗哗地流了一会儿,又关上,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嘻嘻,妈妈又不知道我没有洗手,我怎么这么聪明!”我暗自窃喜。

“哇!好丰盛啊,有鸡腿。”说着我就用手拿了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慢点吃!别噎着!”妈妈提醒我。“看下新闻吧!”说着爸爸就按动了遥控器。“下面播报新冠肺炎的最新资讯,截止20__年2月14日,全国累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已经达到66577人,死亡人数累计1524人。”电视机里传来了播音员阿姨严肃的声音。“这个病情传染地很快啊,在家里我们一定要加强个人卫生,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勤洗手,开窗透气多晒太阳……袁雨杭,你有没有洗手?”爸爸义正言辞地问我。“洗……洗……洗过了。”我一边啃着鸡腿,一边结结巴巴地说。哎!幸亏没被我爸发现,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害怕。

吃完晚饭,我回到房间继续写作业,太困了,就趴在书桌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咦?我这是在哪儿?这里怎么会有一个超大洗水台?啊!这不是我家的卫生间吗?我怎么变成像蚂蚁一样小了?”还没等我说完,一个超级大的手掌向水龙头开关伸去,我好奇地抬头望去。“诶?那不是我自己的手吗?”正感到莫名其妙,一些细碎的声音飘进了我的耳朵,“老大,看来今天我们是小命难保了……”“别慌别慌!看那小子只不过打开了水龙头,并没有洗手。我们只要等他吃饭的时候,偷偷溜进他的嘴巴,就完成了我们伟大的计划,到时候,只要我们大量繁殖,那小子就倒霉了。哈哈哈哈哈哈……”“老大英明……”此时,我早已被吓得瑟瑟发抖,毛骨悚然。

接着,我眼前一片空白,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场景又来到了我家的洗手间,我又看到一个巨大的袁雨杭走进洗水台,打开水龙头,和上次一样,我又听到了一些零零碎碎岁的声音。“大王,那小子经常假装洗手,估计这次也不会真洗。”可在我预料之外,这次的我居然真的把手伸向了水龙头,并且抹上了洗手液,还用了七步洗手法。“啊!大王,这小子怎么会真洗?我们小命不保了……”

迷糊的我从睡梦醒来,急忙冲进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抹上洗手液,认认真真的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我仿佛看到那个病毒头领和病毒小卒们一个个被水冲进了下水道。

从此以后,每次吃饭前我都要认认真真地洗手。“勿以恶小而为之。”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候,漫不经心的一件小事可能正是那致命的一击。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6

看着爸爸冒火的眼睛,我的心情十分低沉,心头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事情还得从妈妈定的规矩说起。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规定每天只能吃一根冰棒。早上我已经把一根冰棒塞进了肚子里了。很快我又口渴了。趁着四周没人,我偷偷溜进了厨房,为了不发出声响,我把鞋子脱了,我为自己的小计谋感到高兴。好景不长,都怪我得意忘形,我不小心撞倒了椅子,椅子的“哐当”响声把在玩游戏的爸爸惊动了。

爸爸来到厨房,看见我站在冰箱旁,毫不客气地说:“你在厨房鬼鬼祟祟干什么,不会是想要偷吃冰棒吧?你上午已经吃了一根冰棒了,别怀了规矩呀!”

“我……我只是……随便走一走,对,随便……走一走。我知道上午已经……已经吃冰棒了。”我紧张地回答。为了让爸爸相信我,我勇敢的迎接着爸爸审视的目光。

爸爸似乎相信了我的话,转身要走。我当时鬼迷心窍,快速地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藏在身后,可还是被眼尖的爸爸看见,爸爸生气极了。

爸爸看见我的行为,火冒三丈,说:“你这个臭小子,还敢骗我,看我不打死你。”

我惊慌失措地逃跑,爸爸拿着凶器在后面追我:“你这臭小子,竟然学会偷吃了,还敢跑?”

“就一根,就一根,好不好。”说话间,我就被爸爸逮住了。看着爸爸冒火的眼睛,我的心情很沉重,真怕下一秒爸爸的凶器朝我脸上招呼过来。

爸爸似乎看到了我眼中的惊慌,也逐渐冷静下来。他把我拉到客厅,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这样想就不对了,你一天偷一根,白天百根,千天千根,别看偷吃冰棒是小事,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坏习惯的。”

爸爸的话让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我可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爸爸继续说道:“儿子,我跟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管仓库的小吏,每次从仓库出来的时候都要顺手把一枚铜币放进口袋带走。他的秘密被一位视察的大官发现了,大官问小吏为什么要偷钱?小吏说一枚铜钱没什么大不了,大官听了很愤怒。儿子,你知道大官接下来会说什么吗?”

我摇摇头不说话。

“大官生气了,他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你这样下去迟早会是一只蛀虫。”

爸爸的话让我幡然醒悟,我看着爸爸说:“爸爸,我知道错了,这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说完,我把冰棒放回了冰箱。

爸爸看到我主动承认错误,高兴地笑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7

我们都知道以小见大的道理.考验一个人的文明素质,正合此理.倘从大处看,正直可以表演,善良可以伪装,宽容可以做作,而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似乎小得让人忘记或懒得掩饰,因而常毕露人们的原形.看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细节关注起,是我们修身的起点.

一个从骨子里文明的人,即便是对待小善小恶,同样彰显素质.这种人给我们以美感,让人赏心悦目.记得在一次体育公园文艺活动中,歌海人潮,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玩,兴高采烈的稚童,把吃完冰淇淋的空纸盒随手一扔,妈妈见状弯身把它捡起,放在前方的垃圾箱里.这个小小的细节很美,这位年轻的妈妈很美.作为一个生活在省级文明城市的福清人,我甚至想感谢她,因为她的行为确为我们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分优雅,一抹风采.

可是,我们总还有遗憾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因看到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果皮的情景感到恶心,常因遭遇乱停放车辆、乱穿马路阻碍我们走路行车而觉得光火,常因与一个满口粗言脏话的人交谈而浑身不自在……当然,此时我们很应该回顾一下自己曾经的所做所为,在这些看是“小恶”却很招人讨厌的情景中,是否有我们的影子?说起来这些大多都只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我们小时候也曾遵守得很好.可就是在长大了、更懂事了的今天,却把它给淡漠了.这叫我们如何面对内容更多、要求更高的公民道德规范?

没有人希望或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不文明的人.因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都表现得很有素质.但面对“小恶”,我们总认为那是很平常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就个人素质形象而言,不管有何种借口,那些不雅的“小恶”行为,都在一点一滴地渗进周围人对你的看法之中,慢慢地淹没你本该良好的形象.而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我们实在不应该因为行“小恶”而影响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的建设,至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别人努力的成果.

愿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从善如流。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8

平凡的日子里,其不乏恶小、善小,有人好恶小自以为然,有人鄙善小不以为意,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小亦为》这个故事是说:一个出租司机接到一个客人,他居然坐车到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而一般的司机会把他赶下车,可是这位司机没有,而是欣然答应。后来,客人便一直坐这辆车到其他地方,花费了四百元。

故事虽则不知不觉,却又令人深思之处。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上天的好报,但人们都认为要做一些大善事才能算好人,才能有好报,因为人们有了这个错误的想法,不正确的心态,便不再去做好人,因此,世上的好心人越来越少。相反,人们认为做坏事是惊天动地的,伤天害理的事才是犯了法,要坐牢,只要这样下去,许多人就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那些犯罪分子就是这样一个个酿造出来。人们就是认为善小就不能得到会报,才将这个“善”字轻视,不再重视,可我看完《善小亦为》才明白“好人有好报”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在生活里,有人看重做大的好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实不然,能做好每一件小的好事,才是成功大的好事的铺垫呢。不是吗?就如“学好三年,学坏三日。”学好已经那么难,何况是做好事呢?

有一位大师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能一辈子做好事,那是很不容易的,是很好的;一个人如果能做一件好事,那也是不容易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好事,但是他能在家里思过,没有出去做妨碍他人的事,那也是好的呀。

就如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若能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善小亦为、恶小不为,你我平常的日子,岂不春意盎然、莺歌燕舞了!请大家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9

我曾经在语文课上背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当时我觉得这么浅显的道理人们都会懂,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真要人人做好并不容易。

一天,我和妈妈去金街购物,金街

道路的两边店铺林立,窗明几净,橱窗内陈列着形形色色的商品,使人们的眼睛应接不暇。金街路面平坦,地面上一尘不染,人们在这样的购物环境中感到很舒适。

我和妈妈正步行在金街上欣赏着街边的风景。这时不和谐的一幕发生在我们眼前,有一个正在走路的男人咳嗽一声,随意地把痰吐在地上,接着若无其事地走他的路。正在巡视的保洁员大声叫住了他,礼貌地请他把地面擦干净,那个男人满脸不屑地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吐一口痰吗?让我擦?要你们保洁员干什么用的?”旁边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指点着他,都觉得这个人太不讲道理了,明明自己做得不对,还强词夺理。保洁员还是礼貌地告诉他:“要是每个人都这样做,把随地吐痰当做一件小事,再漂亮的街道也会面目全非,吐痰不但污染环境还会传染疾病。我想人们都不喜欢肮脏的环境。”保洁人员不但态度好,而且说得很有道理。围观的人们也对这个男人议论纷纷。他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再也不见刚才的神气,赶紧用纸把地擦干净,灰溜溜地走开了。

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刚才这件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典型事例吧!”妈妈说:“你对这句名言已经理解一半了。”我记起平时妈妈和我在小区内散步,如果我随手扔了纸团,妈妈会让我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内,要我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有公德的好孩子。

我又急切的问妈妈:“那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位的行为,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了。”妈妈赞许地点了点头。

小小的几件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这句名言的道理,做事情不是以大小来区分的,而是按照善恶来区分的,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好习惯,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10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但小事不小,看似一个小小的错误,却可能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是小看错误,忽略细节的后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关键的时刻一定要认真做事,切不可麻痹大意。

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国王要亲征生死存亡的一战。国王派了一个马夫去为他备好自己最喜欢的那匹战马。粗心的马夫等不及铁匠繁琐的工作,他催促着铁匠,让他凑合钉上马掌。战争那天,国王骑上那匹马掌钉得不太结实的战马。在冲锋的过程中,那匹马的一只马掌果然掉了,战马跌翻了,国王也被掀在地上。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敌军俘获了国王。从那是起,人们就说:因为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因为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因为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争;因为一场战争,丢了一个国家。这一切只因为少了一个小小的马掌钉。小不忍,则乱大谋。别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足,而酿成千古大恨。三国时期,三足鼎立。“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在乱世中建立了蜀国。天有不测风云,继关羽败走麦城而被俘获杀害后,张飞也被属下杀死,两名属下抱着张飞首级投奔吴国。刘备听到这个噩耗之后,悲愤交加,不顾朝廷大臣多方阻扰,亲征七十万大军攻打吴国。但不料刘备大军中计,七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若不是关键时刻赵云来救,刘备早已性命难保。不久,刘备命丧白帝城。因一时小小的冲动,而造成如此后果,可悲啊!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刘备弥留之际托诸葛亮告诉其子刘禅的经典遗言。如今,这句话对于我们仍然很适用。我们在班级里看到纸屑,在校园里看到垃圾,我们置之不理;但上课说话、睡觉、看闲书,我们却乐此不疲。很多人只喜欢做大事,对小事却不屑一顾,认为做了大事就可扬名立万,就可成为英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想着做大事的人,终会一事不成,虚度光阴。小事不小,小事有时关乎更大的结果;小事不小,小细节有时决定成与败;小事不小,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河,我们只有做好今天的小事,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11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12

近世有些人,见身边的富贾权贵来财太快、攀升太速,于内不免有怨,于外则奋起直追,试图摆脱身世背景上不如人的阴影。如此心理,出现在包容、开放的社会或时代中,有时或可激发人的动力,但如今它的出现却使心高气傲、急功近利的心态弥漫在我们的视野中,窃以为这是极不可取的。若想使这种氛围得到改善,重建一种积极的社会心态十分必要,这即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不小,其实不但是不小,更是关系重大。这个道理可从多角度来阐明:不积小何以成大?徒有大思路何以立足稳当?小不忍何以成大谋?这些道理显然都是自明的。但为将小与大的统一关系放大开来,抓住细节来辨识之,兹举古今学子读书之异同来分析。

古今读书,众所周知,皆以应试为首要目的。但这同样的应试却有不同的效果。今人应试,虽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程度高的水平,但在十余年远离原来专业的社会生活后,腹中恐怕也是空空如也了。这是学习不能尽小的缘故。古人则不然。诚如黄季刚先生言,“汉学之所以可畏者,在不放松一字”。古时之人在蒙学阶段便已熟背《四书》,如是虽未囫囵吞枣,但每一文字都烙在胸中,日后一旦有所感悟,则马上能够立体地懂、成片地懂,小到文字训诂之细,大到辞章之优美,义理之精深,都能了然于心了。又如前人治学,数十部经史俱在心中,一字也不会有错误。以此为根基,则无论治经、治史、治小学,也都能将所据经典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了。由此确实可见小事不小的道理。因此,假若今人读书也能从小处着眼,则何患其学不立?若今人做事也能多从小处着手,则何患其事不成?学问扎实,行事谨慎,这本就是杜绝浮躁的良方,更何况在其间我们又积累了多少的“小”,则又何患其不能致于“大”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 篇13

今天放学的时候,张浩洋向老师报告说有人去偷三年级小同学的笔,老师急忙跑到下面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回想前一段时间:“叮叮叮”“叮叮叮”下学了,我和同学们正准备走下楼梯,宋朝辉对我说:“你想要笔吗?”我没理会他,继续下楼,我看见他和一些人去了三楼。我也跟去一探究竟。

我知道了他们是在偷笔就告诫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话一出,他们都以为我要告老师。我刚下楼,他们就问我:“你去告老师了吗?我们可没偷呀!”我说:“没呀!”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可他们今天可是真偷了笔,我在心里默念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yjgfw/jingxuan/dpjjdg.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