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都 > 办公 > 演讲稿 > 发言稿 >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精选5篇)
手机版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精选5篇)

来源:范文都 阅读:1.14W 次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精选5篇)

今天我们召开20xx届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准确把握和研判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xx年的工作。刚才,吉林大学等7所高校作了交流发言,他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做法各具特色,富有成效,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xx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xx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17.7万人,截至9月1日统计,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2.61%,其中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36%、84.31%、79.43%。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基本稳定。主要体现以下5个特点: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推进。全省8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8所高校单独设立了创新创业专门机构;10所高校建设了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一批学生已经进驻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和全省第二届"梦想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全省高校共举办创新创业赛事和活动近千场,参与学生超过3万人。争取财政资金200万元,举办了三期120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高端培训,长春师范大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专、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北华大学实行的"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吉林动画学院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是基层就业工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农村特岗计划"报名学生热情高,报考录取比例超过1:3。"免费师范生"、"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取得很好成效。今年征兵工作我们下了很多功夫,与兵役部门密切配合,召开了专门会议,开展了两次专项督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入伍人数超过3000人。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工商学院等多所高校被兵役部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二三线城市和建筑施工单位、农场以及中小微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为他们召开专场招聘会,推荐毕业生到县乡工作。

三是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进一步加强。我省"双困生"培训被省政府列入"民生实事",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好评,今年已经完成了15000人的培训任务。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专家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开发的新课程体系获得全国高校就业指导特色教材立项。各高校也都加大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长春大学建立了就业困难学生评价体系,启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助力计划,尤其对残疾大学生的帮扶取得显著成效;吉林财经大学出台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办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困难大学生就业。

四是就业市场进一步壮大。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共同努力,大力拓展就业市场,打造精准对接平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目前形成了凸显我省特色,以9大分类就业市场为代表,小型连续专场为主要形式的就业市场体系。吉林大学联合东三省5所"985"高校成立就业协作体;东北师范大学打造了高师品牌市场,今年又跃升为教育部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了全省高校体育专业就业创业联盟;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承办了全省分科类市场。四平职业大学的"顶岗与就业零距离、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学生与员工零距离"将就业工作提前做到了企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职教集团内企业用人潜力;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利用行业特点,通过广泛参与金融系统各种业务赛事推荐毕业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积极推荐学生到涉外企业工作;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创造条件让毕业生有质量就业。长春理工大学发挥专业特色,为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行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在光电行业和国防系统就业的毕业生超过40%。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拓省外就业市场。组织高校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南区域进行毕业生推荐,邀请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河南等省份的市、县一级政府或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用人单位来我省招聘毕业生。全省高校举办各种类型招聘洽谈活动近5000场,接待用人单位超过3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近40万个,通过校园市场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五是服务毕业生能力进一步提升。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改建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重新规划了服务流程,新增叫号机和语音评价系统,可为毕业生提供报到证签发,档案查询、保管、转接,办理落户手续、党组织关系转接以及学历认证等12项"一条龙"服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吉林大学成立由书记、校长等主要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东北师范大学聚焦就业创业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获得省部级以上就业创业课题8项,完成并发布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xx-20xx)》。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院校拨出专门场地,建设政策咨询、教师指导、模拟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基地,有效保障了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吉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化工学院等高校将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学院,落实到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身上,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积极性。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每5-10名学生由一名老师负责,实施跟踪推荐。全面完成了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强化了对高校人才就业和培养质量的监督和引导。延边大学、吉林工程师范学院等高校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评估,用就业率倒逼招生专业调整。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位校领导和全体就业工作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和卓越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xx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连续度过了几个最难就业季的难关之后,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总体感觉是,形势复杂严峻,挑战依旧很大。一是宏观经济发展持续放缓。经济与就业形势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叠加的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增速放缓必将影响用人、影响就业。二是毕业生总量压力加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8.7万人,比20xx年增加1万人。而我省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总量不足,第三产业规模不大,民营经济不够发达,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据人社部门统计,20xx年全省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约75万人,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55万个左右,缺口达2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省高校接待用人单位的数量普遍减少,岗位需求数量和就业质量整体下降,全省招聘单位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4%。就业签约率下降2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区域结构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凸显。从行业专业结构看,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新技术产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汽车、采矿、能源、石化、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我省本科师范类院校偏多,就业压力较大。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和法律专业,而这些专业据前段时间教育部调查,目前就业都较困难。从能力素养结构看,目前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能力训练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企业反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们部分高校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重视不够,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但对大学生就业不利,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四是就业指导服务仍需提高。少数高校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还存在问题,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虽然形势复杂严峻,但还有诸多有利因素:从根本上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大的机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来,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全社会都要把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5次专门到高校视察指导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大学生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到基层就业创业。今年,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创新创业有关政策问题,先后印发了8个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也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记在心里、抓在手上,巴音朝鲁书记和蒋超良省长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深入高校调研就业创业工作,数次强调党和政府要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好的机会和舞台,尤其是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出台好的政策。面临新的机遇,需要我们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理顺机制。从大环境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驱动力量。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了我省"十三五"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提出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新一轮振兴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就业工作看,通过各级部门、各高校的努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政策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了全社会关心就业,支持就业良好氛围的形成;国家和省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全省上下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逐步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从毕业生自身来看,近年来,各高校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长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心态平稳,就业期望日趋理性、实际。

总之,我们既要正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又要看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各高校要努力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把这件关系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社会民生的大事抓紧抓好。

三、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0xx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部署的工作任务,围绕我省"十三五"发展战略,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为重点,促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创业。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也相应做了工作部署,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根据我省高校实际,就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我着重强调七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妥善解决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首要任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全面落实和深化"一把手"工程。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就业,认真思考就业,切实推动就业,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定期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机制。三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院系、辅导员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就业工作。

(二)深入落实就业政策。一是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省扶贫攻坚会议精神的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将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在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基层就业保障机制、激励自主创业、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出台更多积极政策。二是抓好政策宣传。各高校要把政策宣传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性工作,开通咨询电话,设立网上宣传专栏,特别是对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内容进行重点宣传、重点解读,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力。三是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开展专项检查。各高校要逐项梳理落实不到位和尚未落实的政策,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努力破除政策障碍,消除政策壁垒,发挥政策效应,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必须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努力开发新岗位,实现毕业生多渠道、多元化就业。一是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发挥重点高校的优势,提升已有的分科类、区域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发省外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基地,实现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二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要把"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做好做实。要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就业。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全力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要从国家和国防建设的大局出发,认真落实征兵工作任务,通过政策宣传、广泛发动、典型报告、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参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推动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一是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高校综合改革,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课程形式和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水平,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要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创业园、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要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和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创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分工,合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充分利用校园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等,提供政策解读、在线咨询、创业指导、补贴申领协助等服务,把大学生"引入门,扶上马,再送一程",让更多的大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好业。

(五)大力提升服务质量。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包括毕业生基本上是"90后",学校指导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需求。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为目标,努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度,使就业创业"指导"变为"指道"。一是要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攻坚会议精神,把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准确掌握困难毕业生的信息,做到精准发力、精细服务、精准帮扶。继续实施"双困生"培训项目,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关注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群体,这部分信息要统计详实,为人社部门后续的就业扶持提供准确依据。二是要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统计工作。教育部今年的通知和袁部长讲话中都提出,在完成初次就业率统计工作同时,要重点做好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和暂不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统计。这是就业服务工作精准化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真正做到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三是要大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作为深入"群众路线教育",践行"三严三实"的实际行动,要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一对一指导,满足个性化需求。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带着感情、充满激情来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全员动起来,利用现在流行的各种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解政策、送信息、输岗位。

(六)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声誉。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本出路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一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十三五"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规划,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实践能力。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抓住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关键环节,在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实训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三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力。要积极发挥就业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参考。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

(七)全力维护就业安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我们既要提高认识,又要进一步开拓思路,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联系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起来。要切实加强教育引导。高校要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全面认识和分析就业形势,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正确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要全力确保安全稳定。高校要把就业安全作为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硬任务,作为学生工作的底线。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多,各类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各高校要引起足够重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安全防范,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要加强大型招聘会的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切实保护毕业生权益和校园安全稳定。

同志们,20xx年是我省"十三五"开局之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教育部网络视频会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着力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 篇2

同志们:

这次全省就业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在“两会”之后很快召开这次大会,表明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20xx年就业工作特殊重要。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加大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扎实有效地做好全省就业工作,促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目标。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今天受表彰的“十佳”农民工、创业标兵、创业带头人和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企业、劳务输出先进县(市),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部门及就业服务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我省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杨志明副部长专程到会,刚才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把握形势变化,积极应对就业新挑战

就业是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实现就业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托。扩大就业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增加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加大投入力度,从20xx年起三年开发10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连续多年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低于全国0.2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52.5万人,全省从业人员达到1281万人,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全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省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突出表现,也标志着吉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给今年就业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展,导致经济危机,正从经济层面向社会领域蔓延,转化为全球性的就业危机。去年底,美国非农人员失业人数创下1974年以来新高,今年1月份失业率高达7.5%,失业人数连续13个月上升。欧元区去年12月份失业率升至两年来最高水平,达到8%,连续9个月上升。英国、法国等国家就业前景指数20xx年来首次出现负值。印度等亚太国家就业人数也降至历史最低点。据国际有关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失业率将上升至7.1%,失业人数将增加5000万。从我国情况看,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全国今年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压力非常大。由于国外需求萎缩,“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停产、半停产增多,裁员、减招工现象普遍,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造成失业人员激增,并直接传导到内陆省份。全国约有20xx万失业农民工返乡,仅广东省就有200万农民工节后返城无就业目标。从我省情况看,尽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今年全省城镇需就业劳动力总量五年来首次攀升,全年预计就业需求82万人,能够实现新增就业42万人,尚有40万就业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特别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汽车、钢铁、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严重,部分企业就业不稳定。全省270户重点失业监测企业11月份在岗职工比6月份减少11901人;域外输出劳动力出现回流,返乡农民工11.7万人,省外就业渠道受阻。从发展看,我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效率和收益,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20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综观我省就业形势,不仅当前矛盾突出,也面临长期压力。就业形势严峻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解决就业是一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情,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的大问题。今年我们要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就是全省确保GDP12%的增长速度,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民生就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重点办好八件民生实事,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保稳定就是深刻分析和把握新情况,坚持标本兼治,一手抓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一手抓群众安居乐业等根本性问题,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业工作与“三保”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就业减少,消费需求就会减弱,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减少,居民收入就会下降,进而影响群众生活;就业减少,不和谐因素就会增加,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最近,国家把做好就业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务院去年12月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做出安排;今年年初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吉林实际,我省制定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还将出台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xx年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清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今年就业工作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更加扎实的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解决就业突出问题,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二、明确总体目标,全面拓宽扩大就业的路子

做好今年全省就业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任务,实施力度更大的就业政策,强化质量更优的就业服务,打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入组织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今年要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困难群体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300万人以上。总的工作思路: 一是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源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有关部门测算,我省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就业岗位3.5万个。要通过实现全省12%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今年新增就业目标。要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建立项目与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把就业岗位增加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扩大就业的具体安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和农民工等群体就业。项目开工建设,要同步启动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增加就业相协调,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布局上,既要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也要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增加就业岗位。要抓紧制定和落实鼓励轻工、纺织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容量。要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等办法,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促进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要建立企业关停状况监测机制,特别是对重点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用工变化随时监测。要按照国家规定,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是以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有企业新增就业有限,以创业促就业更为重要。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的人把自主创业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选择,让民间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民众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历史经验表明,经济衰退时往往是创业成本最低、创新动力最强、创造成果最多。前不久,省政府以扶持创业者、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为重点,下发了《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限制,放宽注册登记限制,放宽经营场所限制,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实行税费减免、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促进创业的良好环境,培育各类创业主体,鼓励劳动者敢于创业、支持劳动者能够创业、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减少劳动者创业风险。为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今年全省要完成5万人创业培训,其中1万名能够创办自己的企业,通过实施全民创业促就业项目,直接带动20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完善现有50个创业孵化基地功能的基础上,再建设15个,孵化小企业3000户。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激情,掀起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省里已经召开民营经济腾飞暨全民创业推进大会,对全民创业做出部署,要认真抓好落实。

三是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掌握一定技能,是实现就业、相对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从全局和战略上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结构与现代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要把培训放到促进就业的突出位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要鼓励企业尤其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组织待岗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抓紧制定支持困难企业在岗职工培训的具体办法,推动企业开展技能提升、转业转岗、安全生产等在职培训,稳定职工队伍。要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院校积极性,根据失业人员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率。要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春风工程”和“阳光工程”,广泛开展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特别是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要根据其转移就业要求和意愿,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工走向,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春节前,省里印发了5000万元农民工培训券,各地要强化监管,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培训措施。要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支持职业教育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对重点专业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对城乡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组织参加6至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为实现就业做准备。

四是以创新机制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真正做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现在“一些事无人做、一些人无事做”的状况仍然存在,这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没有真正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只愿做长期固定和轻松体面的工作,一些大学毕业生只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想一岗定终身。不少家长只是希望子女到财政开支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企业就业。要认识到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再有铁饭碗、铁交椅,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要素,也必须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今后灵活就业、阶段性就业、双向选择就业,将是一种普遍的常态。要引导和教育劳动者树立新的择业观,把眼光放平、姿态放低、心态放正,开辟宽广的就业之路。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发挥政府调控、促进、服务就业的作用。要抓紧健全统

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消除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预警预报和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宏观政策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合理调控失业。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市场机制,再加上政府服务促进,把老百姓自主择业、创业、就业和政府推动就业工作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共同开创扩大就业的新局面。

三、突出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就业取得新成效

按照全省就业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争取突破性进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今年全国有百万“待业”大学生和新增610万毕业生。我省今年大学毕业生14.1万人,比上年增加8000人。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一个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再找不到工作,怎么能改善民生,怎么能和谐稳定。因此,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全省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一是组织实施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类计划和项目。加快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任职计划。实施“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项目,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对到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适当补贴,并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当地政府共同负担。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乡镇以下学校和医院从教、从医。对到农村和城市社区就业以及参加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录和考研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照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各级财政安排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向当年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享受一定的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支持。凡是自愿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受户籍、所学专业、毕业院校等方面限制,实行无障碍就业。同时,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三是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园。长春、吉林以及具备条件的城市都要建立环境好、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对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奖励或补贴。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资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担保。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符合一定条件的,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并给予适当补贴。对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公司制企业,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分期到位。四是加强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实施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对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补贴政策,参加就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要向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帮助解决就业,实现一人就业、一家脱困。五是强化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现代教育要有四个面向,即: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就业。从今年起,各高校对即将毕业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开设创业和就业指导课,邀请工商、税务、金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同志和企业同志、创业成功的毕业生讲课讲座,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问题。要组织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吉林大学生就业网站,搭建求职和岗位需求信息沟通平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要密切配合,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免费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还要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聘用见习雇员和接收毕业大学生实习制度。这里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思想,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只有在实践中、在生产一线、在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方进行锻炼,提高本领,才是人生和事业发展的最好起点,才能够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

第二,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就业困难人员受年龄、素质、观念等影响,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他们往往又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如果长期不能就业,整个家庭生活就会面临困境,甚至还会失去生活信心,引发社会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省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已经扩大到所有登记失业的“4050”人员、享受低保人员、残疾人、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逐户摸底调查认定,掌握困难群体基本情况,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分类建立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管理到人、服务进门”。要稳定10万个公益性岗位规模,围绕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适时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建立在岗人员数据库。要落实好自行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支付在岗人员的劳动报酬。要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申报认定后20个工作日内实现就业,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扶持政策。

第三,推动农民工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帮助一大批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去年全省农民外出务工328.3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756元。对受金融经济危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遇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服务性行业,吉林劳务具有较强优势。要强化政府组织推动,发挥“吉林保安”、“吉林大姐”等劳务品牌优势,加强与输入地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和农民工流向信息,力争向省外输出规模不出现大的滑坡。特别是对因企业经营困难返乡后无法外出务工的,要通过驻外劳务机构等,加强对域外劳务市场考察,积极为他们开展送岗位、送信息、用工对接洽谈等岗前岗后服务活动,帮助尽可能在输入地区转换岗位,继续就业。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围绕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乡镇企业、商贸中心等用工需求情况,鼓励企业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农林水利、土地整理、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要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参与泥草房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乡镇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农民工创业服务平台,开辟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支持他们采取合伙、合作等方式,创办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种养殖大户,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第四,积极推进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复员转业军人经过部队教育和锻炼,不仅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作风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把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好。一是妥善安置一批。各地要及早工作,准确摸清接收单位职工数量等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好今年安置计划。党政机关要按照中央规定,积极妥善落实好安置任务。公安、司法、安全、民政等有关部门充实人员要优先吸纳复员转业军人。企事业单位也要担负起接收安置复员转业军人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自主择业一批。落实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复员转业军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复员转业军人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从贷款、税收、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对开办初期确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规定实行减免税政策。通过搞好扶持引导和创业指导,使更多复员转业军人自主择业。三是重点帮扶一批。对复员转业军人就业特殊困难的,经过有关部门认定,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解决就业困难。

四、强化组织实施,确保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就业工作关系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推动力度。扩大就业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政府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抓就业就是抓民生、抓稳定。因此,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要抓紧理顺关系,确保各项工作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搞好人力资源配置,把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就业工作合力。

二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要把今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把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列入绩效评估考核体系。要对落实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加强经常性调度,定期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对完成任务好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完成就业任务。

三要认真抓好政策落实。最近,国家、省里相继出台鼓励全民创业、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要结合实施《就业促进法》,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政策作用。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政策落实方案,一项一项地明确到部门、单位。发展改革、中小企业管理、教育、建设、财政、商务、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和操作程序,达到为民、利民、便民的目的。

四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灵活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政府推进创业就业的政策,宣传勇于自主创业就业的成功典型,宣传有关方面支持创业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各类创业项目和用工需求信息,倡导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引导劳动者树立适应社会要求的就业观念,在全社会营造“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今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扎实努力,全力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对全市上半年就业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市政府对我市20xx年再就业工作先进社区竞赛活动中涌现的50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常年辛勤工作在基层,为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劳动保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针对就业再就业工作,我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上半年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高度出发,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对零就业家庭及其他就业困难对象实施就业援助为重点,以街道、社区为依托,全方位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使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是贯彻国务院36号文件和省政府1号文件,狠抓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3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xx]1号)精神,市政府于年初召开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xx年**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年度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同时,先后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转发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扶持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5月份以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落实"4**0"人员社保补贴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到6月底,"4**0"人员社保补贴登记工作基本结束,全地区5万多名"4**0"人员将陆续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政策。这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广大"4**0"人员的普遍欢迎。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投入。为了有效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给予了更多的财政支持。今年上半年,财政筹集资金420万元,用于解决全市范围内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比去年同期多筹集137万元,有力地解决了公益性岗位等方面的资金需要。进一步落实了税收、工商收费等方面的减免政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队伍不断扩大。

三是开展了离岗失业人员家庭状况入户调查工作。为准确掌握**地区城镇离岗失业人员家庭基本状况,促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从3月份开始,在全地区开展了城镇离岗失业人员家庭状况调查。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动员部署入户调查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层层举办培训班,对街道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培训。有关领导深入一线,亲自调度,及时指导。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辛勤工作。3月末,调查工作全部结束。劳动部门将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并汇编成册。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奠定了基础。

四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就业援助和就业扶持工作。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共同努力"和"进城求职、帮你解难"为主题,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援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全地区统一开展了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日活动,十多万人接受再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取缔了31个无证无照职业介绍机构,对4个超范围经营和发布虚假信息的职业介绍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通过清理整顿,改善了就业环境,规范了职业介绍行为,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是围绕市场需求,做好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年初,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全地区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按标准重新进行了清理,明确20xx年就业培训工作重点。为解决我市服装加工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对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行现场办公,组织6个开设服装缝纫专业的培训机构,帮助企业培训、招收缝纫工人,服装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六是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参保扩面工作。截至6月底,全地区参加失业保险25.6万人,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参保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缴费记录。严格失业人员求职、就业和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制度,准确界定享受失业保险金对象,规范失业保险金申领、审核和发放工作程序,加强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失业保险工作的督查管理。在新增失业人员接收上,按相关政策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对部分转制企业及成批进入失业保险的,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接收。对已发给自谋职业安置费等不符合纳入失业保险的,绝不乱开口子。目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32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2%,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七是加大政府就业再就业的调控督导力度。实行就业工作季度调度,及时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随时了解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情况,协调有关方面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顺利推进。

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成绩应当肯定,但也要看到,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一是需要就业的群体依然十分庞大。今年需要安排的就业总量达8万人,其中,新增劳动力2万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3万人,而我市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5万个,就业岗位缺口近3万个。再加上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群体比例大,使我市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二是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尽人意。主要反映在一些政策执行部门的政策培训工作不到位,政策执行人员对新政策不熟悉,贯彻执行不力。有的政策执行部门的基层单位和政策执行人员,自作主张,自定规矩,甚至对下岗失业人员态度生硬,引起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不满。有的政策执行部门至今未理顺内部工作关系,未明确内部负责协调、监督政策落实的具体业务科(处),不仅导致下岗失业人员投诉无门,而且给市政府对部门落实政策的指导、协调和监督造成困难。

三是个别指标的落实进展缓慢,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尚未启动。我市小额担保贷款指标没有实现进度与时间同步,仅完成计划的42.5%,无息贷款贷不出去,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对今年要重点解决的三类人员,即零就业家庭人员、并轨尚未就业人员,特别是棚户区回迁离岗失业人员,底数还不十分清楚,援助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够具体,工作还不到位,有的甚至还未纳入议事日程。

五是有的县(市)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重视不够,多数地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办公经费没有全部落实,部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调动频繁,而新增人员又不及时进行培训,不能适应正常工作需要。这些问题必须彻底加以解决,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和谐平安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今年的就业工作虽然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从全市就业的整体形势来看,确保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和目标还有相当大的难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在政策宣传这个问题上,首先是要抓好执行政策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那些直接面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基层所(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使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充分地了解政策、熟练掌握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其次,要抓好劳动保障特别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执行水平,通过他们,把扶持政策逐项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第三,要搞好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使用政策。

关于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问题。近几年,国家和省、市出台了许多政策规定,这些政策规定如果能全部落实的话,我们的就业工作就会更深入、更扎实。因此,各政策执行部门一定要站在大局的高度,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没有权利变通或截留。为了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xx年市财政筹集了550多万元,去年筹集了620多万元,用于解决就业再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投入的资金连年增加,虽然不是太多,但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在就业再就业上,是非常值得的,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我们宁可在别的方面少花点钱,也要挤出更多的资金,来把就业再就业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在税收方面,要进一步落实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在工商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是"4**0"人员的社保补贴政策落实工作。这项工作,涉及5万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搞好组织协调,财政部门要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就业、社保、医保等经办机构要切实搞好服务,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把这件惠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好事办实、办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再就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后,凡经查实有不执行政策规定而另搞一套,刁难下岗失业人员的,不论涉及哪个部门,哪些人员,都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二是要千方百计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不仅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把这一问题作为全省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期盼解决的三件大事之一,在5月28日召开的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克强书记、文岳省长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把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各市政府还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通过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确保了我市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由于灵活就业的不稳定性,存在已就业人员随时面临失业的问题。因此,要着手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这次会议上,我们转发了省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各项基础工作的文件,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文件要求,依托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基础台帐,统一零就业家庭申报登记制度。对已就业人员实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对二次失业人员一定要兑现承诺,即时提供就业援助,确保随时出现,随时消除。

在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棚户区回迁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这项工作也是省委、省政府"十大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棚户区改造规划涉及1.6万户、6万多人,并且在今年底前要大规模回迁。为使这个群体能够安居乐业,就需要我们在改善他们居住条件的同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可以说,这些群众的就业要比面上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更艰巨,给这些群众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更困难。希望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提前介入,搞好跟踪服务,一旦回迁,就要进行入户调查,建立基础台帐,及时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回迁居民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就业实名制管理工作。实行实名制就业登记,是及时掌握劳动者就业、失业、培训、社保等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促进就业工作提供翔实准确的决策性依据的需要。要结合入户调查所获得的基础数据,建立自下而上的城镇离岗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其他失业人员就业状况数据库,提高就业实名制的数字化管理水平。要积极推行就业登记备案制度,实行就业实名制管理,促进就业实名制的经常化、长期化和制度化。完善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适应就业方式多元化需求的统计制度,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全市就业人员的总量、结构、存在形态等静态和动态情况。要加强对就业实名制的监督检查,坚持完善就业实名制季度检查制度。

四是要全面推进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普惠制就业培训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市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重点是促进就业。要整合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管理和资质认定,确定一批师资力量强、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专业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机构作为"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要建立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培训就业率挂钩机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定向培训。落实职业技能补贴政策,完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对参加职业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技能鉴定服务。建立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同时,要根据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新成长劳动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开展实用性培训。

五是要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是发挥劳动力市场对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广大劳动者实现自主择业的基础保障,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要达到20xx平方米以上,市内城区要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郊区和县要达到500平方米以上。要达到这个标准,对我们地区而言,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是,省与市、市与县(市)区政府已经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大势所趋,不上也得上,10月份省里还要来检查验收。时不我待,希望各县(市)区政府要确实把该项工作纳入日程,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积极协调,抓紧做出规划,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争取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基础建设问题。我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组建三年来,广大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爱岗敬业,辛勤工作,在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管理、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对就业困难对象实施就业援助、落实就业实名登记、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尤其要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回迁地区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为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做好回迁居民的就业援助提供组织保障。要加强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规定,统筹规划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要保证按时足额拨付办公经费,确保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正常运转,保持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队伍相对稳定。这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方案》,希望各县(市)区按《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好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同志们,实现就业再就业是我们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优先目标。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抓好措施落实,为全面完成全年就业工作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 篇4

老师们,亲爱的20xx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我们的 老师就毕业设计相关问题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想就顶岗实习和就业的相关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一、充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首先,顶岗实习是高职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作为实践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未能按计划完成顶岗实习的同学将拿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也就意味着不能拿到毕业证。

其次,顶岗实习对我们每一位毕业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转变观念。就是让我们从大学生活、学习中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应用性高级技工。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职业素养上应当具备哪些?以利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2、增强岗位意识。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有劳动性的,有营销性的,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这是高职毕业生必走之道。每一个岗位都有他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非常注重这种品质。这种岗位责任是一名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3、增强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经验,也是增加工作经验。高职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别人很自然要问到你有无工作经验,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大学生。因此,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二、树立正确观念,积极主动就业

20xx年全国将有高校毕业生758万,较20xx年增幅达到20.1%,湖南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将超过20xx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9月中旬我院开展20xx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工作以来,院系两级就业部门共发布招聘信息40余条,举办校内现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与电力相关就业岗位300余个,而真正积极参加招聘会的同学却很少(至今我系办理顶岗实习的同学共60余人(其中包括12人为自主就业),实际经由院系推荐的同学才50余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每位同学必须合理定位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面向基层的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招聘会,争取早日就业。

三、了解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学院和系部都会不定期的举行招聘会,一般会通过以下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1、学院就业网

2、系部实习就业网

3、班级QQ群

4、辅导员电话、短信通知

5、班上班委通知

除以上信息发布渠道外,还可不定期的向辅导员老师或教学楼508办公室陈老师了解就业信息。

四、熟知顶岗实习手续办理程序

1、自主就业手续办理。凡办理自主就业申请的同学,需到学院就业网下载并填写《毕业生自主就业申请表》一式两份,并提供自主就业单位接收函原件,签署家长意见,按学院就业处关于自主就业办理程序到相关部门盖章,办理完成后将两份表格分别送交学院招生就业处和系实训中心。

2、提前办理顶岗实习手续。所有办理自主就业的同学及通过学院、系部推荐实习(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办理顶岗实习手续后方可离校(提前顶岗实习申请表),其中办理自主就业的同学必须先填写《毕业生自主就业申请表》后方可办理提前顶岗实习手续,办理完成后,将《提前顶岗实习申请表》一式两份分别送交至学员招生就业处及教务处备案。

五、积极签订就业协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并不是学校为了统计就业率,对毕业生而言可签可不签的。其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就业协议是一种文字契约,确定了甲乙双方的聘用关系,毕业生不得另找单位,学校按协议派遣后,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

2、就业协议经学校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聘用双方不得任意违约。

3、就业协议由学校作为见证方,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没有劳动协议的员工只能任凭单位宰割。

4、不签订就业协议书,不能算是国家正式派遣的毕业生。学校不能为毕业生办理派遣手续,毕业生也没有派遣报到证。报到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凭证,它和学生的学位证、毕业证。被称为是学生就业的必备三证。

5、不签协议的毕业生,目前人事部门认为是缓派人员,不能调动档案和户口,这样势必影响毕业生工龄的计算、职称的评定、社会保险及其他社会福利。

6、毕业两年仍然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将被派回原籍参加所谓的二次分配,原则上只能在本市或本县就业。这样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发展。

因此,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在被聘以后要积极主动签订就业协议。

在全省就业工作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是在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清满局长通报了我市今年以来的就业工作情况,对国家和省上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我都完全赞同。会上,各区县政府和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市政府签订了20xx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全市就业工作卓有成效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职尽责,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制定和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了我市就业工作,每年都全面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了就业工作目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全市就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的就业形势还不容乐观,就业工作特别是就业服务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我市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并取得明显实效。

二、充分认识当前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历来关心的重大问题,早在 20xx 年就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最近又强调,要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下降。当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同时存在,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负面影响还比较严重,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仍处于比较严峻的局面。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了我市数万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同时解决了 100 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但是我市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尖锐。我市总人口 493.4 万,劳动力总量在 300 万人以上,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充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二是就业困难人员多,就业难度大。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五类就业困难人员的范围,我市目前持《再就业优惠证》的“ 4050 ”人员有 3 万余人、处于劳动年龄段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员有 4.5 万人、还在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失地无业农民 1 万多人、有劳动能力的城镇残疾人员 2 万多人,加上难以预测的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我市就业困难人员高达 10 万余人,扣除五类人员中相互交叉的部分,我市需要帮扶的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面对我市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和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多一些深入思考,少一些盲目乐观,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只有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不断扩大就业,解决好民生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当前 要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

全市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切实解决好就业工作的各种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组织保证。要把就业工作纳入政府一级责任目标进行管理,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街道(乡镇)和社区,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涉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问题,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影响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实际问题,有关领导要认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方方面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把政府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银行、规建等与就业工作有关的部门,要顾全大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把我市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完善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市 6 月底前出台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发〔 20xx〕 18 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泸市府发〔 20xx〕 19 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函〔 20xx〕 120 号)三个重要文件,表明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从7 月份起已正式实施。

各区县应尽快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出台的文件精神。一是要尽快制定实施意见。根据扩权强县的需要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市政府在制定新一轮就业政策时给各区县留下了部分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的空间,各区县要进行认真研究,务必在 8 月底前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实施。二是制定实施意见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持稳定”的原则。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大量的就业专项资金作财力支撑,各区县在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基础上,本级财政要尽可能安排更多财力保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资金需要。就业政策一旦出台就必须保证兑现,各区县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能够筹积多少资金用于就业政策,切不可盲目出台政策,政策出台后又不能全面兑现。就业政策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区县制定政策时,既要考虑资金保障问题,又要考虑群众可能出现的反应,要避免因政策问题引发社会不安定事件。三是要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第三轮就业政策具有普惠性,涉及的人员多,政策出台后一定要加强宣传工作,特别是区县制定的实施意见,中央、省市的政策没有统一口径的部分,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说法,并采取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尽可能地通过我们的宣传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认真落实好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政策街道(乡镇)和社区是关键,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对基层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尽快熟悉和理解政策内容、能准确无误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各项政策规定、能按要求及时为群众落实相关政策。劳动保障、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的政策指导,确保第三轮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五、当前就业工作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几个重点问题

就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当前就业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目标管理

国务院、省政府和我市出台的有关文件,都明确将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已将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纳入了民生工程,作为政府一级目标进行管理。今天各区县政府和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已与市政府签订了 20xx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年终市政府将对各区县政府和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成绩突出的区县政府和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各区县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督查考核,完善奖惩措施,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二)认真制定和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发〔 20xx〕 18 号)明确规定:“灵活就业的认定由就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由其参保地的区县审批、发放,具体办法由各区县政府制定。”这既是扩权强县和分级管理的要求,也是增强区县政府责任意识,实现就业工作权、责、利相统一的客观需要。各区县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的制定、宣传和具体实施工作,形成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各区县制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一定要从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既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就业困难人员的切身利益,尽可能的减轻压力、减少矛盾,使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真正发挥其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的作用。

(三)扎实做好创业促进就业工作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是我们扩大就业规模,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强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一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把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作为自主创业的重点支持对象。高校毕业生文化程度高,返乡农民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经济基础,只要他们有创业愿望,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就容易创业成功。二是要加强创业指导工作。市区县都要成立创业指导中心,配备有较强工作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搭建起创业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的创业服务工作。三是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市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选择一定的创业对象,采取具体扶持措施,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四)进一步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今年省政府下达给我市小额担保贷款任务 1600 万元,这是我市历年来小额担保贷款的总和,任务相当繁重。任务已经下达,我们必须努力完成。一是各区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着力解决影响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各种问题,切实打开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局面。二是各区县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按照规定及时补充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使担保基金与小额担保贷款任务相匹配。三是要学习借鉴合江县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经验,采取政府主导,劳动保障、财政、人民银行、经办银行和担保公司等部门通力协作,一站式审批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模式,着力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效。四是要把小企业贷款作为今年完成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的工作重点,各区县要尽快选定一批符合小企业贷款条件的企业,通过必要的审贷程序,尽快把贷款发放到企业,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五是要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各区县要按照《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函〔 20xx〕 120 号)文件要求,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认真落实各部门责任,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任务完成后,各区县政府对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按照职责分工进行认真考评,及时兑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有关奖励政策。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区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督导,及时协调处理影响工作开展的各种问题,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小额担保贷款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着力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国家就业工作的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承担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越来越多,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已刻不容缓。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要求,我市今年已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规范化建设纳入了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痛下决心,着力解决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目前,我市多数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存在人员不到位、经费无保障、基础工作差等问题。各区县可学习借鉴纳溪区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经验,下决心一次性解决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机构、人员、经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等问题。各区县要站在为民办实事的高度,把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解决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机构、人员、经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等问题。

同志们,做好我市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推动我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四个四”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yjgfw/fayan/q4lrq4.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