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都 > 工作 > 活动总结 > 校园活动总结 > 大学开展“三走”活动总结
手机版

大学开展“三走”活动总结

来源:范文都 阅读:3.18W 次

XX年初,作为团中央“三走”活动的全国十所试点高校之一,xx师范大学团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部署了全校“三走”活动实施方案,现总结如下:

大学开展“三走”活动总结

上学期试点工作小结

在半年多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实践中,校团委秉承“体格与人格并重”的理念,着力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模式。

(一)突出问题导向,确保“三走”活动的实效性。

为了确保“三走”活动的实效,打造最能与师大学子学习成长需求相匹配的课外体育锻炼模式,师大团委在制定实施方案之初就确立了“注重调查研究、注重问题导向、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深入学生群体,学校相关学院、部门展开调研访谈,确切掌握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工作的资源基础,了解师大学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真实需求、现有问题和困难。同时,校团委专门制定了《学生校园晨练(晨读)活动调查反馈问卷》和《XX级学生“三走”晨练活动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意见反馈,科学推进全校“三走”活动的实施展开。两次调查问卷施测范围分别为xxxx人和xxx人,占XX级学生总数的28.6%和7.1%,问卷回收率xxx%,有效率98%。 其中,有67.5%的被访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习惯性锻炼的意愿,且有66.67%的被访学生将自身缺乏习惯性锻炼意愿归因为缺少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0%的被访学生希望锻炼时间能灵活自主,不影响白天的校园学习生活。有65%的被访学生认为自己参与晨练的首要动机是得到体育成绩加分。

通过研究团中央关于“三走”活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调研数据的分析,师大团委确定了以下工作思路:

1.把握“长期习惯性、趣味时尚性、基层群众性”的目标,立足本校群众体育工作基础较好、资源丰富的现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创新课外体育锻炼模式,使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力争让每一名同学在大学校园能够掌握1-2项终身可用的锻炼技能。

2.把握“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目标,从大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利益诉求出发,通过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新媒体平台,使校园体育文化更加繁荣,更为深厚,力争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够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阳光的生活理念。

(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体育类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xx师大目前共有体育类社团32个,平均每个学员1-2个,社团注册学生xxxx余人。校团委创新体育类社团的管理模式,以之为龙头着力推动大学生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1.校团委成立学生体育类社团管理中心,制定《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类社团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校、院两级体育类社团的筹建、运转和管理,对全校体育类社团进行梳理、归类、整合。

2. 校团委联合体育学院面向体育专业招募一批学生骨干,从体育运动与科学锻炼,社团运作与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统一培训指导,打造具备良好身体素养、锻炼技能、管理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向全校体育类社团统一选派社团助理。

3.校团委联合教务处、体育学院面向全校体育类社团精心选拔若干优秀成团,赋予其学分制社团的扶植政策,纳入全校公共通识课程模块,帮助社团选聘专业指导教师,打造课程化的活动内容,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招募,为同学们提供除公共体育必修课以外,兼具课程性和趣味性的体育自选课。

(三)丰富活动载体,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推进“三走”活动的过程中,天津师大广泛开展体育类竞赛活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等,通过普及型活动、特色型活动、趣味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自主锻炼平台。

1.普及型活动:晨练、晨读是天津师大在全校一、二年级试点推行的晨间课外锻炼项目。每天清晨6:30-7:20之间,同学们可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目进行晨读,大家将通过运动或读书的方式,以阳光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一天的师大生活。参加晨练的同学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晒心情”“晒微笑”,分享运动经验,讨论锻炼技巧。每天清晨,人头攒动的师大校园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特色型活动:“学生干部晨练营”由校院两级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共xxx人组成,共分两个连,每连下设五个排。每周一、三、五早6:30—7:30进行日常运动项目训练,包括跑步、长绳、踢毽、羽毛球、篮球、健美操、太极拳等。晨练营邀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指导,保证学生干部参与晨练的运动效果。同时,结合学生干部队伍的特性和锻炼需求,校团委还为晨练营专门引入了趣味运动、户外素质拓展项目等内容。师大学生干部晨练营运行一年来,很多同学深感受益匪浅,校院两级学生干部队伍在共同参与晨练中不仅锻炼了意志力、承受力和忍耐力,更进一步加强了交流和沟通,提升了团队协作意识。正如一名学生干部在学期末晨练营总结座谈会上谈到:“在晨练营,我们从一次早起、一次晨跑、一次从容的共进早餐开始,我们在日积月累的锻炼中收获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团队协作的友谊。晨练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起点,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3.趣味型活动:学生社团鲜活丰富的活动载体使师大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异彩纷呈。由社团组织开展的校园体育节、田径运动会、校园迷你马拉松,和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网球等联赛,以及跳绳、踢毽、拔河等趣味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需求。XX年,全校已经举办各类联赛xxx场,参赛学生xxxx人。各类竞赛活动让校园体育文化时时熏染师大学子,引领同学们带着青春和快乐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切身感受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目前,天津师范大学已形成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师大学子更加关注体育、热爱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已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共识,全面打赢了体育运动与网络的争夺战。

新学期“三走”工作规划

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借鉴兄弟高校经验,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将“突出兴趣导向和健康导向,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活力;无缝衔接课内外俱乐部,多维度开展群体活动”作为新学期试点工作目标,回答“三走”工作中“怎样锻炼、和谁锻炼、如何坚持”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构建基于运动处方理念的基层团支部锻炼组织模式

1. 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运动处方。在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开发运动生理问卷调查平台,将问卷结果与学生体测成绩结合数据,为每位学生开出私人订制的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在学校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据合理的运动量进行科学锻炼。

2. 构建基层团支部锻炼组织模式。以校、院两级层面对体育委员定期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讲授群众体育活动组织方式、养生与保健知识、运动意外应急处置等必要技能。同时要求以班团支部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体育活动,班团支部掌握全体团员体测成绩与运动处方,团支书、班长与体委负责督促同学落实处方要求,团委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与体测达标率作为支部班级评优条件。

(二)创建基于新媒体平台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系统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获取课外体育运动信息困难,组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受时空局限等问题。我校从暑期开始在《继之青年》团属微信服务平台上开发“我要运动”——“三走”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系统,包括三项主要功能:

1. 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宣传与成员管理功能。通过开放式的交互平台,将社团的注册、审核、活动申报、校园宣传等功能整合一体,为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辟组建体育类社团的一站式服务,用获取体育活动信息的快捷高效带动群众性体育锻炼的全面铺开。

2. 运动伙伴匹配与运动积分功能。利用大数据理念,从学生入校开始创建个人运动档案,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参加次数、比赛成绩、队友评价等)将以积分形式记入档案,实现“同运动等级约战”、“运动成绩英雄榜”、“票选校园明星队”等功能,实现网上约战网下锻炼,打造校园体育明星,营造别开生面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3. 运动场地申请与管理功能。我校全日制在校生约三万人,实现网上提前预约、定时发布场地空余情况是方便学生错峰使用校园运动场,确保课外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管理机制。在学生“约战”的同时,系统以固定时段、提前预约的形式统一安排好场地,运动场地管理人员及时发布与更新场地使用信息,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有序、安全。

(三)广泛建立基于学生自管模式的社团体育俱乐部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我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探索性成果。作为体育课的课外延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训练教学的方式满足了大一和大二学生每周锻炼一次的运动需求。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细分我们发现,目前的校内体育俱乐部主要是单项专业运动训练,在竞赛组织和运动锻炼方面还略显不足。在此基础上,组建一大批基于学生自管模式的社团体育俱乐部,作为单项俱乐部的补充。

1. 化竞赛队为俱乐部,增加活动参与人数。各学院根据每年组织全校联赛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将院竞赛队改组为俱乐部,改变院队少数运动精英内部练习为主的活动方式,按照社团标准招纳会员,逐年级建立梯队,开展参与人数更多的训练活动,增加校联赛竞赛辐射效应,提高参与人数。

2. 组建以兴趣主导的锻炼活动类型的社团体育俱乐部。推广学生干部晨练营的成功经验,组织荧光夜骑队、现代舞团等一批符合学生锻炼需要的社团体育俱乐部;同时扶植轮滑俱乐部、攀岩俱乐部、定向越野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等一批学生自发成立体育运动社团,给予经费场地支持,并指导社团活动开展。

完成此项工作后,校内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将达到近百个,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覆盖训练教学、竞技比赛、兴趣引导等多方面校园体育活动,形成交叉立体式的校园体育锻炼系统。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hdzjfw/xiaoyuan/ve9dr.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