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都 > 工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精选 > 花卉工作总结3篇
手机版

花卉工作总结3篇

来源:范文都 阅读:2.2W 次
本文目录花卉工作总结“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市苗木花卉协会工作总结

花卉工作总结3篇

一年来,协会在市林业局和民政局的指导下,依据**市苗木花卉协会章程,紧紧围绕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为苗农花农服务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调查,摸清产业发展现状。

协会成立之初,就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XX年12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争取到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参加调查人员达200余人,经过半年时间的实地踏勘、调查访问、汇总上图,已详细查明**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条件,为理清下一步加快产业发展的思路,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据统计,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69266亩,其中苗木166289亩,花卉1955亩,草坪与地被植物1022亩。苗农花农17200户、59000人。全市有苗木花卉企业1200家,其中经营鲜切花的花店有700家,经营盆花的企业400家,苗木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花卉种植面积在15亩以上的苗木花卉生产企业约100家。全市用于生产苗木花卉的温室、大棚共有64处、316271平方米,其中高档温室11处、67600平方米,一般温室16处、61451平方米,钢架大棚37处、187220平方米。XX年全市销售苗木44500万株,盆花1569万盆,鲜切花8500支,草坪88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79440万元。另外,全市花卉租摆营业额约1200万元,园林养护收入约3000万元。

二、办好《**花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从协会成立开始,《**花木》每月一期,现在已出刊14期,7000余份。《**花木》以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指导生产、促进合作、宣传企业为主要内容,立足**,面向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企业和相关单位。协会会员人手一份,还交流到兄弟市和省、市有关部门。《**花木》注重刊物的实用性、时效性和指导性,安排有《消息》、《经验》、《技术》、《调查报告》、《论坛》、《规划》、《市场》、《行情》、《企业》等拦目,通过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和政府产业导向,报道市场供求信息,介绍新品种、新技术的最新动态,推介企业、产品,真正把《**花木》办成企业、苗农花农连接行业相关服务团体、政府之间的纽带。《**花木》已成为协会为会员服务的主要载体。由于《**花木》贴近会员,深受大家的好评,也受到省林业厅和兄弟市林业局的广泛赞誉,不少会员把每一期《**花木》都收集珍藏起来。

三、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思路,当好政府助手。

在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研究发展思路,编制**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规划已组织一次大会讨论和一次小范围讨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三易其稿,准备再作进一步修改,然后正式提交专家论证。

四、组织评选明星企业。

为了突出宣传我市苗木产业,宣传推荐我市苗木花卉产业中的优秀企业,协会和**市林业局一起,下达了《关于开展苗木花卉明星企业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对明星企业的条件、申报评选办法进行规定,经过企业自主申报、县区初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评选出70家企业为“**市苗木花卉明星企业”,召开轰轰烈烈的明星企业表彰大会,授予明星企业“**市苗木花卉明星企业”铜牌,并编印《**市苗木花卉明星企业》画册。这项工作受到广泛好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五、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服务,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当好企业参谋。

1、组织“XX中国**苗木花卉产业专家论坛”,请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施季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沈熙环、上海市绿管局副总工程师张浪等五位全国一流专家,讲解苗木花卉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趋势。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市苗木花卉生产规模与从业人员的成分结构分析”、“**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导向”等文章,指导苗农花农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3、根据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写了“梅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切花月季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蜡梅播种育砧和套袋充气嫁接育苗技术”等十几篇技术指导文章,满足了苗农花农的需要。

4、了解市场动态,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和市场走势分析文章,供企业和苗农花农参考。

5、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等报刊上发表介绍**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优秀苗木花卉企业和人物的文章20多篇。既宣传了**市苗木花卉产业,又总结推广了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

6、经常组织常务理事到企业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联系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租用土地、争取项目、招商引资、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现场提供咨询服务。

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协会服务能力。

1、发展会员。目前个人会员已达450名,还有3个团体会员单位。

2、成立兰花专业委员会。

3、组织部分常务理事到浙江萧山、江苏常州、芜湖、西藏等地考察学习。

一年来,虽然协会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先进协会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协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协会工作主要靠大家热情。由于人手不够,会员证没有制作发放,会费也没有按规定收取。

一年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1、协会工作必须坚持“民办、公助、党领导”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党和政府工作重点来开展协会工作。

2、主管部门领导重视是发挥协会作用的关键。

3、政府部门将一部分工作下放给行业协会,并根据承担工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有利于发挥协会作用,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政策、方针的进一步落实。

4、协会工作要不断创新机制。协会工作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使协会工作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副会长人选要逐步增加苗木花卉龙头企业负责人,减少行政领导。搞好协会工作秘书处至关重要,秘书长、副秘书长最好由行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热心协会工作的领导、专家担任。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协会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益性,更有利于提高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更加方便工作。

明年协会工作除做好常规工作外,一要推广国家和省技术标准,制定**市大叶女贞、红叶李、桂花等特色品种的生产技术标准,全面推广定向培育、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我市苗木花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二要为建设好中国中部花木城献策献力,协助办好XX年中国**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三要大力培育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四要积极开展苗木花卉生产技术培训;五要做好**市特色苗木花卉品种的宣传推介工作。

**市苗木花卉协会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花卉工作总结(2) | 返回目录

编者按:对于花卉业者来说,至,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我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规模效益明显,到底,年销售额431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亿元增长169%。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1.4亿美元,比增加5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的2.2万个增加到的5.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6700多个(生产规模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1000家以上。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典型省份,“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47家,甘肃有30家,到分别发展到792家和500家,均增长约17倍。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483家增加到2680家,增长5.5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昆明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四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中国花木之乡”(59个)、“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71个)、“全国重点花卉市场”(41个)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花卉产业逐渐趋向合理布局,配套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上海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年产插穗3000万株,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插穗出口日本,并通过对农民提供菊花插穗和回收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国家林业局 王桂芝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花店2万个。目前,国内批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花总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保鲜、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我国不仅加入了许多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花事活动。自1999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招商引资和花卉国际贸易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从“十五”以来的出口形势和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达1.4亿美元,比增加了5倍,尤其在“十五”后期增幅较大,比出口额增加4800多万美元,增幅为49.6%。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对8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花卉,出口额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日本、荷兰、美国、韩国,出口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云南、广东、福建、上海、浙江,五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品120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制作艺术压花。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工口服液及保健品。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赏旅游园区。中国花卉报:王桂芝

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建立了全国花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重点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种、技术、市场信息,助推着花卉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日益增多的国际花事活动,为我国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国际花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在探索花卉产业发展上,云南、河南等省出现了由花农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花木经纪人,是壮大花卉产业,完善流通体系的一种新形式。

5.加强花卉标准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为加强花卉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负责组织全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在编委会成立之前,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起草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花卉生产和流通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对规范花卉生产、整顿流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花卉工作总结(3) | 返回目录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至,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我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规模效益明显,到底,年销售额431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亿元增长169%。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1.4亿美元,比增加5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的2.2万个增加到的5.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6700多个(生产规模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1000家以上。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典型省份,“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47家,甘肃有30家,到分别发展到792家和500家,均增长约17倍。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483家增加到2680家,增长5.5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昆明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四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中国花木之乡”(59个)、“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71个)、“全国重点花卉市场”(41个)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花卉产业逐渐趋向合理布局,配套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上海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年产插穗3000万株,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插穗出口日本,并通过对农民提供菊花插穗和回收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国家林业局 王桂芝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花店2万个。目前,国内批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花总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保鲜、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我国不仅加入了许多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花事活动。自1999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招商引资和花卉国际贸易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从“十五”以来的出口形势和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达1.4亿美元,比增加了5倍,尤其在“十五”后期增幅较大,比出口额增加4800多万美元,增幅为49.6%。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对8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花卉,出口额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日本、荷兰、美国、韩国,出口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云南、广东、福建、上海、浙江,五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品120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制作艺术压花。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工口服液及保健品。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赏旅游园区。中国花卉报:王桂芝

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建立了全国花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重点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种、技术、市场信息,助推着花卉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日益增多的国际花事活动,为我国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国际花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在探索花卉产业发展上,云南、河南等省出现了由花农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花木经纪人,是壮大花卉产业,完善流通体系的一种新形式。

5.加强花卉标准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为加强花卉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负责组织全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在编委会成立之前,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起草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花卉生产和流通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对规范花卉生产、整顿流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du.com/gzzjfw/jingxuan/w41860.html

Copyright © 2024. 范文都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85142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